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通常在出现肠道异常症状、存在高危因素或需要筛查时进行。具体包括持续性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家族肠道疾病史等。通过肠镜可以早期发现肠道病变,如息肉、炎症或肿瘤,及时干预治疗。

1.持续性腹痛或不适:腹痛是肠道问题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可能与肠道炎症、溃疡或肿瘤有关。肠镜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病因,排除严重疾病。如果腹痛伴随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更应尽早检查。
2.便血或黑便:便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等轻微问题,但也可能是肠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的信号。黑便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肿瘤有关。肠镜检查可以定位出血点并明确病因。

3.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炎症性肠病或肿瘤有关。肠镜检查可以评估肠道黏膜状态,排除器质性病变。
4.家族肠道疾病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息肉病或多发性息肉病史,本人患病的风险较高。建议40岁后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5.高危人群筛查:年龄超过50岁、长期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结直肠癌风险较高。定期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息肉或癌前病变,及时干预。
上一篇:谷氨酰转肽酶高是怎么回事
最新资讯
-
2025-04-18 14:36:24
-
2025-04-18 14:38:40
-
2025-04-18 14:44:58
-
2025-04-18 15:00:43
-
2025-04-18 15:20:32
-
2025-04-18 15:22:47
-
2025-04-18 15:28:11
-
2025-04-18 10:41:23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