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宝宝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凡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不论其病因,都可以此命名,后者指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RDS)。本文主要叙述后一种NRDS。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hyalinemiembranedisease)。那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护理
二。供氧和机械呼吸
为改善缺氧,减少无氧代谢,须供给足够氧气,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如FiO2已达0.8,而paO2仍在6.65kp(50mmHg)以下则需作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气峰压不超过2.9kpa(30cmH2O),平均气道压<0.98kpa(<10cmH2O),呼吸频率25~30次/分,吸气时间(I):(E)=1:1~2FiO2开始时高,以后渐减至0.4。撤除呼吸机时先以加强呼吸(IMV)过渡,每10次呼吸加强一次。也可采用高频率呼吸,用较小潮气量和较高通气频率进行通气,由于某种原因于吸气时间短,故吸气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道压均低,胸腔内压亦低,有利于静脉回流,常用的方法是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鼻管插入新生儿鼻腔1.5~2cm左右,驱动氧压(工作压力)0.125kg/cm2,喷射频率150~300次/分,根据病情持续1~3小时后,与一般鼻塞法供氧交替治疗,至血paO2能维持7.98kpa(60mmHg)以上,但不超过11.97~13.3kpa(90~100mmHg),则可改用鼻塞法。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S已成NRDSp的常规治疗,天然pS(包括猪肺、牛肺pS)的第一次剂量12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到100~120mg/kg,各次间隔约8~12小时,每次将计算出的剂量置于3~5mg/kg生理盐水中备用,将气管暂时脱离呼吸机,再以pS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中,滴入时转动婴儿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位再至左侧位,使药物较均匀进入各肺叶。如气管插管中有一小旁通道,则pS可从小通道中滴入,这样不致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波动。用后1~2小时的呼吸窘迫症状即可减轻,如用合成的Exosurf,剂量为5ml/kg,内含DppC67mg/kg,有效时间出现较晚,症状约在12~18小时才改善。不论天然或合成的pS治疗效果都是愈早用愈好。天然pS并不增加以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少数婴儿对pS治疗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极低出生体重的肺不但功能不成熟,结构上也不成熟,伴有肺发育不良,②重度窒息儿反应极差③存在肺水肿(如pDA左向右分流量大),渗出液中的蛋白质多,拮抗pS。④伴有其他疾病如严重肺炎,故需寻找原因,另加治疗。
四。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可用消炎痛,共用3剂,每剂间隔12小时,首剂0.2mg/kg,第二、第三剂的剂量根据日龄渐增,小于2天者各次0.1mg/kg,日龄2~70.2mg/kg,>8天各为0.25mg/kg。进入途径可静脉滴入,如果经心脏导管直接滴至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也可口服,但疗效较差。消炎痛的副作用有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若药物不能关闭动脉导管,可用手术结扎。
五。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甘共苦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20~25万μ/kg·d,分3~4次静滴或肌注。
六。液体治疗
-
2025-04-13 20:56:51
-
2025-04-12 14:12:33
-
2025-04-13 06:12:09
-
2025-04-13 07:30:30
-
2025-04-13 11:01:39
-
2025-04-11 18:11:15
-
2025-04-12 06:09:27
-
2025-04-12 07:42:12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