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骨折急救措施
幼儿园小朋友骨折后需立即制动伤肢,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冰敷减轻肿胀,避免移动患处并尽快送医。常见原因包括跌倒、碰撞或运动损伤,正确处理可避免二次伤害。

1. 识别骨折症状
骨折典型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肿胀变形、无法活动或异常活动。幼儿可能哭闹不止,拒绝触碰伤处。开放性骨折可见皮肤破损出血,闭合性骨折表面无伤口但皮下淤青明显。注意与扭伤区分,骨折通常伴随肢体畸形或骨擦音。
2. 现场急救四步法
保持冷静前提下实施RICE原则:Rest立即停止活动,用围巾、杂志等临时固定伤肢上下关节;Ice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Compression弹性绷带适度包扎,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Elevation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切忌尝试复位或拉扯变形部位。
3. 转运注意事项

选择硬质担架或门板搬运,颈椎损伤需专人扶头保持中立位。转运途中继续制动,监测孩子意识状态。提前联系医院急诊科,说明受伤机制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随身携带医保卡和既往病历资料。
4. 常见骨折类型处理差异
锁骨骨折可用"8"字绷带固定,前臂骨折需屈肘90度悬吊,下肢骨折必须平行固定两侧肢体。颅骨骨折需侧卧防呕吐窒息,脊柱骨折严禁扶坐或背负。所有开放性骨折都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5. 预防复发措施
康复期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天500ml牛奶搭配鱼类、豆制品。拆除石膏后循序渐进进行水中运动、平衡训练等康复锻炼。定期复查X光观察骨痂形成情况,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幼儿园需检查游乐设施安全性,配备防滑运动鞋。

幼儿骨骼再生能力强,正确急救后大多恢复良好。家长应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幼儿园配备急救药箱并定期演练。意外发生后及时心理疏导,避免孩子产生运动恐惧。冬季注意补钙和防滑,运动前充分热身可降低骨折风险。
上一篇:宝宝上幼儿园不吃不睡怎么回事
下一篇:幼儿园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
2025-05-03 11:52:32
-
2025-05-03 12:21:20
-
2025-05-03 12:47:00
-
2025-05-03 20:19:02
-
2025-05-04 09:22:09
-
2025-05-01 18:29:37
-
2025-04-30 10:12:54
-
2025-04-30 11:04:08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