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也可能导致传染。预防需接种疫苗、避免高危行为并加强卫生管理。

1 血液传播是最主要途径。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手术器械重复使用可造成感染,纹身、穿耳洞等操作中消毒不彻底的器具也存在风险。医疗工作者接触患者血液时应严格佩戴手套,普通人群应选择正规机构进行有创操作。
2 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能通过产道分泌物或胎盘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孕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传染概率,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成功率可达90%以上。

3 性接触传播与体液交换有关。无保护性行为中精液、阴道分泌物都可能含有病毒,多个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风险较高。正确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阻隔病毒,建议性伴侣双方共同进行乙肝五项检测。
4 日常生活接触存在潜在风险。共用剃须刀、牙刷可能接触微量血液,口腔溃疡时接吻也有传染可能。家庭成员中感染者应单独存放个人卫生用品,皮肤伤口需及时用敷料覆盖。
5 其他罕见传播方式包括输血和器官移植。自1992年起我国对献血者实施严格筛查,经输血感染概率已低于百万分之一。接受器官移植前需进行供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测。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最有效手段,健康人群应完成三针接种程序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医务人员、静脉吸毒者等高危人群需每3-5年加强免疫。确诊感染者应避免饮酒,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符合条件者可考虑恩替卡韦等抗病毒治疗。
上一篇:打疫苗第二针手臂痛怎么回事
最新资讯
-
2025-05-02 16:26:16
-
2025-05-02 18:20:37
-
2025-05-02 18:56:11
-
2025-05-02 19:17:48
-
2025-05-02 19:36:15
-
2025-05-02 19:54:43
-
2025-05-02 19:57:25
-
2025-05-02 20:18:08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