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什么病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系膜淋巴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腹腔结核的一种。该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典型表现为腹痛、发热、体重下降,需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6-9个月。

1. 遗传因素
结核病易感性与HLA-DRB1等基因相关,家族中有结核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
2. 环境因素影响
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播途径,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也可致病。在结核病高发地区,需避免与咳嗽患者密切接触,牛奶需煮沸后饮用。
3. 病理发展过程
结核杆菌经血液或淋巴播散至肠系膜淋巴结,形成干酪样坏死灶。初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后期可能融合成团块,甚至破溃形成肠瘘。CT检查可见簇状肿大淋巴结伴环形强化。
4. 典型症状识别

脐周或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最常见,进食后加重。60%患者伴有低热、盗汗,儿童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和发育迟缓。需与阑尾炎、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
5. 药物治疗方案
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5mg/kg、利福平10mg/kg、吡嗪酰胺25mg/kg,需联合用药。治疗分强化期(2个月)和巩固期(4-7个月),出现耐药时需加用乙胺丁醇或链霉素。
6. 手术治疗指征
当发生肠梗阻、肠穿孔或脓肿形成时,需行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对广泛粘连病例可采用肠切除吻合术,术后仍需完成抗结核疗程。
7. 营养支持要点
每日需保证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鸡蛋、鱼肉易消化吸收。维生素A、D缺乏者应补充动物肝脏和深海鱼,腹泻患者需采用低渣饮食。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需坚持规范治疗,服药期间每月监测肝肾功能。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应立即就医。预防关键在于接种卡介苗和避免接触传染源,治愈后5年内需定期复查胸部X线。
上一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什么病
下一篇:胃不舒服有点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
-
2025-04-28 20:32:13
-
2025-04-28 20:36:12
-
2025-04-28 20:39:01
-
2025-04-28 20:50:32
-
2025-04-29 13:27:06
-
2025-04-29 13:39:06
-
2025-04-29 13:42:24
-
2025-04-29 13:50:09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