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病的症状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败血病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引发的全身性感染,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主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外伤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

1.败血病的典型症状
持续高热超过38.3℃伴随寒战是败血病最显著特征,因病原体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提示可能发生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意识状态改变如嗜睡或躁动反映毒素已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表明微血管栓塞,这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征兆。血压下降至收缩压低于90mmHg显示已进入感染性休克阶段。
2.细菌感染途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开放性伤口侵入是最常见途径,约占社区获得性败血症的28%。大肠杆菌导致的尿路感染上行扩散占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34%。肺炎链球菌引发的肺部感染在老年人中多见,占呼吸源性败血症的42%。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在ICU患者中发生率高达18%,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致病菌。腹腔感染如阑尾炎穿孔后,拟杆菌属细菌易入血引发败血症。
3.免疫功能受损因素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败血症风险增加7倍。长期使用泼尼松超过20mg/日持续两周,会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败血症发生率可达32%。糖尿病患者血糖>11.1mmol/L时,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40%。脾切除术后患者对荚膜细菌的清除能力丧失,肺炎球菌败血症风险增加50倍。
4.临床处置方案
血培养应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标本。经验性抗生素选择需覆盖可疑病原体,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常见组合。液体复苏采用晶体液30ml/kg起始,6小时内需完成初始复苏目标。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是首选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糖皮质激素仅用于难治性休克,氢化可的松200mg/日静脉持续输注。
5.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败血症需警惕B族链球菌感染,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是标准方案。妊娠期败血症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头孢曲松是安全选择。粒细胞缺乏患者出现发热时,需在1小时内启动广谱抗生素治疗。肝硬化患者发生败血症时,应考虑覆盖肠球菌的抗生素方案。

败血病是危及生命的全身感染,任何疑似症状都需急诊处理。早期识别预警症状、及时血培养检测、1小时内启动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对于高风险人群,预防性疫苗接种、严格无菌操作、血糖控制等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出现寒战高热伴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前往具备重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上一篇:李东海接种疫苗后身体动不了
下一篇:H7N9禽流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
2025-04-19 16:06:54
-
2025-04-19 16:51:02
-
2025-04-19 17:11:44
-
2025-04-19 18:03:58
-
2025-04-19 20:33:53
-
2025-04-19 20:47:24
-
2025-04-20 08:38:29
-
2025-04-20 09:32:30
Copyright © 2025 www.fsx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